蓝田县绘就乡村美丽新画卷
稿件来源:西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3-05-25 09:29
美丽多彩的荞麦花海、款款乡愁的山乡民宿、“点、切、刻、划”的指尖技艺……5月24日,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办的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活动走进蓝田县。来自中央和省市多家媒体的记者走进乡村看发展,深入感受蓝田县乡村振兴带来的美丽幸福新画卷。
九间房镇峪口村
田园典范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初夏时节,杨柳依依,风吹麦浪。“走进和美乡村”新闻发布会在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美丽的荞麦花海旁举行。伴随和煦的阳光,一片片盛开的荞麦花,用粉白装点着绿色的山峦,甚是耀眼夺目。抬眼望去,远处青翠宁静的秦岭山峰,赋予了这片荞麦花海独有的生态韵味。这是近年来蓝田县全力打造荞麦岭乡村振兴综合体后呈现出的美丽场景。
图为无人机视角下的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荞麦花海。 (记者 谢伟 摄)
2021年以来,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和自然资源优势,九间房镇峪口村将荞麦岭田园综合体发展成空间格局为“一岭、一廊、一村”,即荞麦岭、峪口溪和峪口街中央休闲廊道、峪口村的布局。同时,因地制宜,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集中连片打造千亩荞麦花海,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配套建设荞酒馆、荞宴馆、荞咖馆、荞麦故事馆、蓝·美术馆和游客服务中心、蓝田厨房美食街等“五馆一中心一街区”,开发集休闲、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倾力打造乡村振兴田园典范。
普化镇楸树庙村
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走进普化镇楸树庙村的葡萄基地,只见一人多高的葡萄架,一排排整齐划一,一株株葡萄藤沿着葡萄架攀爬蜿蜒,绿油油的藤叶下挂满了串串葡萄,或绿或紫或红,映射出葡萄成熟的气息和果农丰收的喜悦。
紧扣“乡村振兴 产业园区 集体经济”思路, 近年来,普化镇因地制宜,立足打造蓝田“菜篮子”“果盘子”的目标定位,实施万亩花椒产业基地、千亩高端果蔬廊道、百间民宿集群的“万千百”产业工程,打造产业实、环境美、群众富的蓝田版“富春山居图”。
“普化镇以圣女果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着周边5个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据普化镇镇长张博介绍,2020年建设的60栋产业大棚,年产值近3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吸纳就业120人。2022年新增羊角蜜甜瓜、吊篮小西瓜等高端果蔬温室大棚后,预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将再增加20万元,真正让群众口袋鼓起来。
普化镇将不断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培育更多特色农业品牌,多措并举增加群众收入,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让百姓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红火。
小寨镇董岭村
美丽民宿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底色
夏日微风,花红树绿,墙白路净,房前屋后栽种着各种花草、树木,扮靓了庭院面貌,提升了乡村颜值……走进小寨镇董岭村,和谐生态美景让人心情舒畅。62岁的村民董大爷赞叹说:“通过提升人居环境和发展民宿经济,我们的收入提高了,环境变样了,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小寨镇董岭村的特色民宿。 (记者 谢伟 摄)
各具特色的民宿让记者眼前一亮。“林下轻风”民宿曲径通幽,竹林为伴,从外部看有一种隐遁出世的空灵感,私密的院落里每一处小景观都极具禅意。室内的装饰将新中式风格和现代生活设施巧妙融合,静谧的环境让住客忘却俗世的烦扰。
依托区位优势和生态禀赋,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董岭村整合全村资源、资金、资产,为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打通了通道。在打造民宿集群过程中,董岭村以创建“关中民宿示范村”“蓝田民宿第一村”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分批推进,不断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村民分红、推动发展、优化公共服务和兜底保障等。
据统计,目前,董岭村全村已发展民宿26套,拥有床位86张,形成民宿集群3处,年经营收入9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10万元。全村经营性资产已由最初的每股1000元增加到每股30万元,累计为群众分红180万元。如今,随着董岭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民宿产业已成为蓝田旅游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汤峪镇河东村
文明之风吹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
顺着蓝田县滨河大道方向南望,一个7层33米高的红色建筑十分引人注目,它就是河东村文明乡风的核心与灵魂。2017年,崇尚“明理、知耻、崇德、向善”的村民们将村塔更名为“崇德塔”后,在塔的每一层中还挂着文化人物展板,提醒村里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从村口到村里的文化礼堂,一路走来随处可见艺术气息,色彩鲜明的3d画别具一格,路边的石头被涂鸦成山水风景画,优美的人居环境,让人流连忘返。这些场景都是近年来河东村厚植乡风文明沃土的生动诠释。
“通过建设‘六广场一礼堂’,为群众提供学习、健身、娱乐等场所,使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等文明乡风生动‘跃’入村庄的角角落落。”汤峪镇镇长马骥焘说,我们每年定期举办村民运动会、文娱活动、全村团圆宴等活动,让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切实享受到乡村振兴发展的红利,激发群众建设家园的热情。通过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制定村规民约、发展集体产业凝聚合力,推动乡村基层治理新样板,让乡风文明在河东村蔚然成风。
蓝田厨师学校
“勺勺客”擦亮乡村振兴“金字招牌”
“打散原料,请准备……”伴随老师一声令下,在未来“勺勺客”的舞动下,锅起勺落、前推后翻、左捭右阖,煞是热闹。
据介绍,蓝田厨师始于唐宋,成于明清,兴于民国,辉煌于现代。如今,蓝田厨师已发展成为6万余人的大团体,成为具有鲜明地域标志的劳务品牌。为进一步发挥蓝田厨师资源禀赋,培养更多厨师技能人才,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9月,蓝田县成立了蓝田厨师学校。通过办好一所学校,擦亮一个劳务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富裕一方百姓。
“为培养高素质厨师人才,学校开设有烹饪学、营养学等专业理论课,中式烹调、西式烹调、中西式面点等专业技能课。”蓝田厨师学校执行校长戴百权说,学生毕业后,学校会将其推荐到五星级酒店就业,发展前景广阔。
“凡是冒烟的地方,就有蓝田乡党。”这句谚语在民间流传已久,形象地说明“勺勺客”已成为蓝田的一张名片。围绕擦亮蓝田厨师品牌,蓝田厨师学校将带动餐饮产业发展,富裕一方群众。
村庄美产业优
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款款乡愁的民宿、 美丽的荞麦岭田园综合体、和谐的文明乡风……这些只是蓝田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蓝田县聚焦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按照“党建引领 美丽乡村 绿色农业 乡村旅游”思路,通过强基础、育产业、优生态等措施,全力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样板,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建设和美乡村的“红色引擎”,蓝田县多措并举掀起生态宜居宜业新浪潮。通过建立健全“三级书记”抓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三务公开”等制度,持续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19个,真正将基层党组织锻造成乡村振兴的“桥头堡”。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蓝田县坚持以农业产业为发展基础,围绕建设大西安“菜篮子”“果盘子”,提质增效现代农业,蔬菜种植面积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依托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发展电商经济、直播带货,2022年全县农产品电商交易额3.88亿元。
走进蓝田县各个示范村,一幅幅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新画卷不断映入眼帘,这是蓝田县采取擂台赛、观摩点评、以奖代补等方式,启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成果。
今天的蓝田,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蓬勃产业持续增收,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民生幸福成色十足,美丽村庄焕然一新,也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