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索村:文明实践站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稿件来源:鄠邑区委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3-09-18 14:56
鄠邑区五竹街道索村秉着“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才有生命力”的原则,高标准建阵地,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作为传播党的政策理论、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的有力抓手,夯基础、抓规范、促提升,努力把文明实践站打造成距离群众最贴切、服务群众最全面的“精神家园”。
结合村情建阵地

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索村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独立面积约60平方米,共享面积约600平方米,实践站按照阵地建设标准化要求,结合本村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有非遗文化展区、图书阅览室、文明实践大讲堂、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功能区,成立了党员学雷锋、敬老助残等5支志愿服务队。
红色教育强思想

立足本村的东索村革命烈士纪念馆,常态化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团员、青少年及志愿者参加,通过红色宣讲、缅怀先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英烈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青少年、各界人士汲取红色文化力量,学习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革命历史,感受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建强思想阵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实践活动惠民生

索村因地制宜开展了20多场文明实践活动,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服务就提供什么,围绕爱心帮扶、义诊、义剪、非遗传承、生态环保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让群众获得了精神滋养,成功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促振兴

索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充分发挥“文明实践 ”作用,通过“文明实践 理论宣讲 环境保护 技能培训 安全教育 关爱帮扶 移风易俗”等实际行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整合资源、多方联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村文化、生态、产业等全面振兴。
红色美丽村庄的精神气质何以可见、可感、可亲?小阵地如何处处彰显文明气息,释放大能量,索村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给出了答案。
|
下一篇: